《飛鳥俠》: 藝術家血的控訴

休閒

發布時間: 2015/01/23 17:32

最後更新: 2015/05/06 18:01

分享:

分享:

相片來源:Birdman fb 專頁

《飛鳥俠》(Birdman)是一齣沉悶但有很深度的電影,表達手法與一般荷里活商業片很不同。

特別是前半部份,不斷以連珠爆發的對白來轟炸觀眾,對於仍未掌握到電影重心的觀眾,看到五、六個人在美國百老匯不斷走來走去,不知道電影在幹甚麼,就只懂讚嘆超長鏡頭的運用和高超的剪接技巧,整齣電影兩個小時,剪接得就好像一個take直落拍完。

捱過了一小時之後,故事節奏開始加快,觀眾亦慢慢嘴嚼到電影想要表達的訊息——藝術家血的控訴。

言歸正傳,簡單介紹一下故事大綱。

相片來源:Birdman fb 專頁

男主角Riggan(Michael Keaton飾)是一位曾經紅極一時、現在已經過氣的荷里活男演員,曾經演出過三套超級超雄《飛鳥俠》系列電影,當辭演了第四集之後,星途開始黯淡,漸漸淡出了大眾的視野。

為了東山再起,他決定在百老匯登台,上映一齣自編自導自演的舞台劇《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(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)》(改編自Raymond Carver於1981年的作品)。可惜,不順利的事情接踵而來……

電影以上帝視角的方式(或許用「烏蠅視角」來形容可能更好),讓觀眾跟隨著各個性格鮮明的角色,遊走於劇院和街頭,觀察他們由策劃舞台劇、預演到正式公演期間所經歷的種種事情,非常有真實感。

(劇透慎入)

舞台劇的後台比前台更富戲劇性,電影表達了演員內心的極度焦慮和不安。

演員被異化成工具,戲中幾個主要角色,例如男主角Riggan、性格自負的Mike(Edward Norton飾)和缺乏自信的Lesley(Naomi Watts飾),或許到達了病態的程度,為了得到別人的注視而憂鬱、說謊、私生活混亂等等……

相片來源:Birdman fb 專頁

主角Riggan曾經是大明星,但如今窮愁潦倒,進入了人生的低潮。他再也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和關注,而這種極大的反差令他變得焦慮和暴躁。

另外,他還經歷了婚姻破裂、女兒吸毒等問題,種種壓力加在一起,導致他的精神出現了問題,一邊大力批評荷里活片商不斷開拍超級英雄電影,但同時間卻經常幻想自己是飛鳥俠,沉醉在風光的過去,把渴望自由的願望投射到飛鳥俠身上。

藝術家的煩惱是,他們一方面想表達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,但同時間也要跟隨大眾或是藝術權威的口味,才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同,獲得名利和地位。

或許「荷里活」的相反詞就是「百老匯」,Riggan為了擺脫商業片庸俗的世界,才會辭演了第四集《飛鳥俠》。

但諷刺的是,他一離開主流商業片的世界,就沒有人再理會他,星途走到末路。被時代淘汰,沒有facebook和twitter帳號,街上的途人對他的印象就只有「飛鳥俠」。

相片來源:Birdman fb 專頁

他只好不斷告訴自己:自己是懷才不遇的藝術家,世人都只懂得欣賞垃圾。

除了批判荷里活之外,電影還批判整個社會是否已經病入膏肓。

Riggan復出,記者只關心他有沒有整容;Riggan的舞台劇本來沒有人理會,但Mike意外地在台上勃起,相關影片獲得5萬點擊率,讓舞台劇成為了話題;Riggan只穿上底褲,在熱鬧的街頭上狂奔,不足一小時就獲得35萬點擊率,讓他再次成為話題……

靠低俗才能獲得社會的注目,這些輿論的力量,究竟是好是壞呢?

Riggan嚮往的是一種真正的自由,希望能夠擺脫荷里活和社會輿論,尋求真正的藝術世界。

可惜,在如今這個資訊爆炸的世代,得不到別人認同或宣傳失敗的事物,彷彿就等於沒有價值。最終,Riggan用他的血,換來了劇評人難得的讚賞和8萬twitter followers。

但得到了那些點擊率、follower和like數,究竟有又何意義呢?對藝術又有何幫助呢?最後更以反高潮作結局,十分諷刺。

補充兩點,男主角選角一流,因為Michael Keaton就是第一代的蝙蝠俠,Riggan這個角色彷彿就等於他自己,由他親自批判這個荷里活和社會。

另外,電影的劇本、演員、攝影、剪接和配樂都很出色,難怪是榮獲奧斯卡9項提名的大熱之作。

文章獲作者林兆彬授權轉載。

撰文 : 林兆彬 時事評論員、影評人、前學聯副秘書長